信息來源:hangxunjixie.com | 發布時間:2021年12月21日
臭氧大自血治療已經廣泛應用于痛風、類風濕關節炎、高脂血癥、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等疾病,具有調節人體免疫力、降低炎性因子、改善亞健康等功效。但是目前關于臭氧大自血治療尚缺乏相關規范,操作流程無統一標準,存在操作差異,為保證臭氧大自血療法的安全性,預防和減少不良反應及并發癥的發生,吉林省人民醫院、中日友好醫院、南昌大學一附院、山東省立醫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深圳大學總醫院、四川華西醫院、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疼痛科、手術室相關護理專家撰寫本共識。旨在規范臭氧大自血療法操作流程,進一步推動同質化管理,讓患者獲得更優質的護理服務。
適應證
皰疹及皰疹后神經痛、下肢動脈缺血痛、 閉塞性脈管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癌性神經痛、痛風、腦梗死、非酒精性脂肪肝、 失眠、哮喘
禁忌證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葡萄糖‐6‐磷酸脫氫 酶缺乏癥
治療所需設備
醫用臭氧發生器、氧氣裝置、大自血治療套件內 含一次性使用無菌塑料血袋、一次性使用無菌采血 回輸器、一次性使用無菌注射器 50 ml,以及心電監 測儀,急救物品、藥品及設備,必要時便攜式超聲機
操作環境
治療室內分區明確,潔污分開,配備手衛生設施 (洗手池、干手紙、洗手液、速干手消毒劑、洗手流程 圖)。日常采用紫外線照射或空氣凈化裝置(空氣 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室內空氣達Ⅳ類環境要求:≤4.0 cfu·皿-1 ·(5 min)-1,保持清潔干燥,通風良好, 室溫 24~26 ℃,濕度 50%~60% 為宜。
操作步驟(簡化版)
環境及物品準備(略)
患者準備:
治療前檢查血常規、出凝血時間、血糖、血 脂、甲狀腺功能和傳染病綜合抗體;
忌空腹,治 療前 1 h 進食、飲水,利于血液稀釋和引血;
雙人 核對患者身份信息,常規監測血壓、心率、呼吸和脈 搏氧飽和度。
操作過程:
患者體位準備、連接液體回路、消毒、穿刺采血、臭氧制備、血液與臭氧反應、回輸。
操作相關注意事項
操作者實施手衛生消毒
.所有使用耗材(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一次性 使用采血回輸器、50 ml 注射器、生理鹽水)必須一人 一次一套
操作過程中應嚴密觀察及詢問患者有無頭 暈、口唇麻木、心悸、呼吸困難等不適,發現問題及時 處理
嚴格遵照醫囑實施操作,不得擅自增加或提 高血液采集量、臭氧注入量及臭氧濃度
血液回輸不宜過快,首次治療過程(尤其老年 患者)要適當減慢回輸速度,以防意外發生
臭氧化自體血回輸過程可出現低血壓,尤其 口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的高血 壓、缺血性心肌病、腎臟疾病患者,低血壓發生率增 高,此類患者實施治療時應全程監測血壓
不推薦在使用抗凝藥物[阿司匹林、華 法林、利伐沙班等]治療期間 進行臭氧大自體血回輸治療。治療期間不建議口服 維生素(vitamin)A、維生素 C、維生素 E等抗氧化劑
部分患者回輸過程中出現嘴唇、舌頭有刺痛 感,其多由檸檬酸鹽累積過多所導致的短暫、輕微的 低鈣血癥誘發,最常見于自體血回輸結束時,可自行緩解
并發癥及應急方案
血液及生理鹽水滲漏:
原因:靜脈針頭部分或全部脫出血管,針頭斜面穿透血管后壁。
血腫淤血
原因:靜脈穿刺穿透血管壁;誤穿動脈而未確切止血;拔針時按壓時間過短;按壓部位不準確;患者本身存 在凝血功能低下;過度消瘦或老年患者血管周圍結 締組織和血管壁薄弱等原因均可導致穿刺部位周圍 出現淤血、血腫
靜脈炎
原因:短時間內反復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圍穿刺、無菌 操作不嚴格、微生物由穿刺點沿穿刺針進入、裝置污 染或過期可誘發靜脈炎。
過敏反應
原因 :極少數患者可出現發熱、皮疹、尋麻疹等反應, 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
預防及處理對策 (1) 操作前詳細詢問過敏史。(2) 首次接受治療 的患者密切觀察回輸后反應,開始回輸時輸入滴速 不宜過快。(3) 出現過敏性休克,立即進行搶救。
氣體栓塞:
輸液管中空氣未排盡或采集回輸裝置連接不嚴 密,導致輸入時發生靜脈氣體栓塞,出現眩暈、胸部 不適、胸骨后疼痛,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循環負荷過重:
患者存在心功能不全,血液回輸速度過快引起 急性肺水腫,表現在患者治療中出現嚴重呼吸困難、 端坐呼吸,并伴有咳嗽,常咳出粉紅色泡沫樣痰。
發熱:
由內源性熱源引起,也可由外部熱源(游離的菌體蛋白、清 潔消毒不完善或再次被污染等)導致,多發生于治療 結束后 1~2 h,表現有頭痛、畏寒、發冷、發熱、周身 不適。
暈厥:
體質虛弱、精神緊張、穿刺疼痛、環境不良等可引起暈厥
三氧自體血療法專家共識
聲明:本共識摘自中文核心期刊《轉化醫學雜志》2018年12月第6期最新刊登文章《三氧自體血療法專家共識》。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疼痛學組
中國醫師協會麻醉醫師分會
中國民族醫藥學會疼痛分會三氧學組
三氧自體血療法(ozonatedautohemotherapy,O3-AHT,又名major ozonated autohemotherapy或major autohemotherapy) 從本世紀初開始在我國逐漸開展,由于缺乏可借鑒的中文指南或專家共識,不僅存在不規范臨床行為,甚至有濫用傾向。為此我國三氧醫學相關專家組織撰寫三氧自體血療法專家共識。本共識文獻主要來源于PUBMED數據庫及參與編寫專家的臨床實踐。
三氧醫學是指利用氣態、液態或固態的醫用三氧,通過不同途徑用于人體,以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目的應用學科。O3-AHT是將一定濃度氧氣和三氧混合氣體與自體血等容量混勻,再回輸到體內的一種療法。
需要特別強調,這里描述的三氧不同于所謂臭氧。臭氧是指自然生成或者人工高溫放電法處理空氣后生成的、含有對人體有害的氮氧化物的工業用三氧混合氣體,而我們討論的三氧則是指醫用三氧發生器在安全惰性環境下對醫用純氧進行處理后得到的不含有有毒物質的純凈三氧氣體。
1.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癥(蠶豆病)
2.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
3. 血小板減少低于50X109/L、嚴重的凝血障礙
4. 嚴重的不穩定性心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
5. 急性酒精中毒
6. 大量失血、急性出血、貧血(<90g/L)
7、水電解質紊亂
8. 癲癇發作
9. 血色素沉著病、接受銅或鐵劑治療的患者
10、抗凝劑(枸櫞酸鈉)過敏
11、妊娠
12、嚴重肝功能不全
1.女性月經期。
2.未成年人不建議做O3-AHT,建議用三氧直腸灌注替代。
3.年齡上限無嚴格規定,80歲以上老年人可選用三氧直腸灌注替代。
1.治療期間不建議口服維生素或抗氧化劑,但治療前后可以服用。
2.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本療法可能增加血管緊張素酶抑制劑降壓作用而導致病人血壓過低。
3.抗凝藥物:不推薦使用抗凝藥物期間進行O3-AHT。
根據循證醫學證據及專家臨床經驗,本共識將O3-AHT治療疾病按適應證、效果不確定疾病、正在研究療效及安全性的疾病和不建議開展的疾病等進行分類。
根據循證醫學(EBM),參考美國預防服務工作組及牛津循證醫學中心疾病證據等級制定方法,將O3-AHT治療的疾病可以分為四類【1、2】:
A級證據:有良好的科學證據證實O3-AHT的臨床益處遠超 過潛在的風險。基于隨機對照試驗的系統回顧、同質性隊列研究的系統評價或同種病例對照研究的系統評價。
B級證據:至少公平的科學證據表明O3-AHT的臨床益處大于潛在的風險。基于個體隨機置信區間小、隊列研究或病例對照研究。PUBMED數據庫均可查到相關文獻。
C級證據:至少有公平的科學證據表明O3-AHT能夠提供的臨床益處,但利益風險不能確定。基于沒有明確的批判性評價的專家意見、病例報告,或基于生理學、實驗室研究,或“基本原則”,或描述性流行病學。PUBMED數據庫均可查到相關文獻。
D級證據:主要根據O3-AHT編寫組專家臨床實,PUBMED數據庫暫無相關文獻支持。
(一)適應證
A級證據:無
B級證據:
1.慢性肝炎【3-4】
2.下肢動脈缺血【5-8】
3.突發性耳聾【9-10】
4.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萎縮性)【11】
C級證據:
1.哮喘【12】
2.多發性硬化【13-14】
3.頭痛【15】
4.痛風【16-17】
5.腦梗死【18-19】
6.骶髂關節炎【20】
7.帶狀皰疹后神經痛【21】
8.癌癥輔助治療[22-23]
D級證據:
1.慢性缺血性心臟病
2.失眠
3.類風濕
(二)效果不確定疾病
1.呼吸衰竭:個案報道O3-AHT對改善呼吸衰竭癥狀有效果,需要更多臨床研究證據支持。
2.腎功能衰竭:有文獻報道O3-AHT可以增加腎小球過濾【4】,需要更多臨床研究證據支持。
3.銀屑病:臨床實踐O3-AHT對部分銀屑病有效,但也有少部分病人病情反而加重。
4.高脂血癥:O3-AHT對部分高血脂病人療效顯著。
(三)正在研究療效和安全性的疾病
1.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皮肌炎、硬皮病、強直性脊柱炎等免疫性疾病,從機制上推斷O3-AHT有效,臨床實踐也發現部分病人有效,但需要更多臨床經驗和循證醫學證據。
2.帕金森病、亨廷頓氏病、克雅氏病、小腦萎縮等神經退行性疾病:已證實O3-AHT對多發性硬化病有效,對其他神經退行性病變的療效不明確。
3.呼吸系統(呼吸系統腫瘤除外):目前僅有證據O3-AHT對哮喘有效,其他呼吸系統疾病的療效有待研究。
4.泌尿、消化、生殖系統疾病:尚無O3-AHT對這三個系統常見病療效的證據。
(四)不建議開展疾病
1.血液系統疾病。
2.甲狀腺功能減退。
3.肺栓塞。
1、抗凝劑:抗凝劑偏少會引起血栓,而過量會導致凝血功能障礙。
2、氣體栓塞:操作不當可能造成氣體進入血管,形成氣體栓塞。
3、對高齡及心功能不全患者,引血或回輸過快有誘發心力衰竭的可能。
1、O3-AHT可能加重銀屑病癥狀,并出現皮膚水腫,甚至有報道O3-AHT導致銀屑病死亡1例。【24】
2、三氧化自體血回輸過程出現低血壓、尤其口服ACEI藥物患者,低血壓發生幾率增高,此類患者實施O3-AHT時應全程監測血壓。
3、可能誘發急性冠脈綜合征和急性心肌梗死。【25】
4、慢性腎衰合并糖尿病患者,O3-AHT可能誘發高血鉀。【26】
1.每個療程開始前,應檢查血常規、凝血、生化、甲狀腺功能和傳染病。
2.建議治療前1小時飲水≧300ml,利于血液稀釋和引血。
3.核對病人信息,常規監測脈搏血氧飽和度,急救設施和藥品處于備用狀態。
4. 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首選肘靜脈、正中靜脈和貴要靜脈等大靜脈。
5 .建議按1.2mL/kg至1.3mL/kg計算采血量,為方便臨床應用,通常采血100ml與25毫升抗凝劑混合,也即抗凝劑與血液容量按1:4比例混合。
6 .推薦三氧濃度為10-40ug/ml,可以從低濃度開始,隨治療次數增加逐漸提高;三氧混合氣體與血液容量按1:1比例混合,氣體與血液混合后,緩慢搖勻3-5分鐘,避免劇烈振蕩。
7.三氧化血回輸速度為75-150滴/分鐘(5-10毫升/分鐘)。推薦將100ml三氧化血20分鐘內輸回體內。回輸速度按先慢后快的原則進行調節。
8.建議拔除套管針后按壓5分鐘以上,留觀15分鐘左右。
1.治療頻率:每天一次,或每周1-3次。
2.療程:每個療程10次,每年兩個療程或更多。
3.O3-AHT過程中所有接觸三氧的容器和管路均應選用抗氧化材料或玻璃器皿。
4.嚴禁將任何氣體直接注入血管。
附:
寫作組組長:安建雄(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
寫作組成員:
王永(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執筆人)
錢曉焱(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執筆人)
李彤(甘肅省蘭州市婦幼保健院)
程志祥(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張小梅(昆明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史可梅(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羅民(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鄢建勤(中南大學湘雅醫院)
馮藝(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王祥瑞(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
俞衛鋒(上海交通大學仁濟醫院)
安建雄(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
通訊作者
安建雄-北京市北苑路3號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暨中國科學院北京轉化醫學研究院 100012.
E-mail: anjianxiong@yeah.net
《中國輸血雜志》2019年第十一期發布輸血科門診建設專家共識,并將自體血三氧治療列入診療內容中。原文如下:
3.5.2 診療內容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富含血小板血漿治療骨關節與運動損傷疾病、難愈性創面、周圍神經損傷;淋巴細胞治療習慣性流產;自體血三氧治療;細胞免疫治療惡性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