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民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等社會問題的持續加劇,我國康復醫師人員數量偏少和社會對康復醫療服務需求增加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
去年國家提出,力爭2022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6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0人;2025年,每10萬人口康復醫師達到8人、康復治療師達到12人,并在全國15個省份開展康復醫療服務試點工作。
康復醫師可謂迎來了發展黃金期,國家明確表示,可通過轉崗培訓的方式增加從事康復醫療工作的醫師數量。
作為試點城市之一的山東,近日出臺《山東省康復醫師轉崗培訓工作方案(2022-2025年)》,給出具體答案。
集訓兩年,優先培訓基層醫生
《方案》明確,培訓時間為兩年(集中培訓),培訓對象為擬在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從業但執業范圍為非康復醫學專業的臨床類別醫師。
優先安排縣(市、區)級綜合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醫療機構注冊執業的非康復醫學專業臨床類別醫師。
這三種情況,可計入培訓時間:
1、曾在三級醫院康復醫學科進修學習的,需提供醫療機構開具的進修證明,可計入培訓時間;
2、曾在設立康復醫學專業的相關院校接受系統性學習培訓的,需提供學校開具的學習培訓證明,可計入培訓時間;
3、參加過山東省康復醫師考核認證培訓班的,需提供合格證書,可計入培訓時間。
薪資、職稱、考試均開“綠燈”
為給轉崗的醫生創造良好的培訓和工作環境,《方案》提出,學員轉崗培訓期間的工資福利待遇不得降低,鼓勵各市制定減免培訓費用的相關政策。
學員取得轉崗培訓合格證書后,在醫師定期考核的年度考核周期內,業務水平測試可視為合格,僅考核工作成績和職業道德。
轉崗培訓考核合格后從事康復醫師工作的,可繼續聘任其原有衛生專業技術職稱,在申報晉升高級衛生專業技術職稱時,可直接申報康復醫學專業,任職年限按聘任及考核實際情況計算。
《方案》強調,各地、各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多措并舉提高學員參加轉崗培訓的積極性,嘗試在人員薪酬、職稱晉升等方面出臺突破性政策。
重點培訓這些內容
培訓內容包括理論知識和臨床技能,使培訓人員熟悉康復醫學工作服務模式,掌握康復治療技術,達到勝任康復醫學科醫師崗位的基本要求。
1、在理論知識培訓方面:各市可采取集中授課或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重點培養臨床診療能力和康復治療技術。
2、在臨床技能培訓方面:各定點培訓醫院在院內進行培訓,可根據實際探索導師負責、小組學習等多種形式,確保培訓效果。
同時,山東省制定了《康復醫學科醫師轉崗培訓大綱》,內容如下:








同時發布了《山東省康復醫師轉崗培訓專家委員會名單》與《山東省康復醫師轉崗培訓醫院標準》。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康復醫學展現出巨大的市場和現實需求,山東開展康復醫師轉崗培訓并制定激勵機制無疑是先行一步,率先布局。
同時山東省作為全國康復發展的重要試點地區,希望能夠總結出適合我國康復醫學發展的經驗從而更好的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來源丨山東省衛健委